消失的琅琊冢
文/杨兴德
琅琊冢,位于沂州府东关外的荒野之处,它与后来的临沂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相毗邻,是沂州府的名胜古迹之一。在临沂一中上学的时候,我们课余时间,经常穿过学校的后门,越过现在的解放路到那里去玩儿。
琅琊冢,土堆高耸,规模庞大,封土坚实,广栽树木。无论天降雨水多大,仅见清水流淌,不见封土冲下。因此,多少年来,琅琊冢的体积不见缩小。
琅琊冢顶点,耸立着一座木瓦结构、四角飞檐的景观亭子——琅琊亭。站在亭子里四周环顾,东看涑河、沂水南下奔流,南望金雀、银雀秀山卧踞。西面,沂州老城景色眼底尽收,北侧,古老城墙犹如一条巨龙蜿蜒。夏日登顶,河风吹来,一切燥热烦恼,都会随之烟消云散。
琅琊冢,是东汉第一代琅琊王刘京的墓冢。据史料记载,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取得政权后,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将自己的十个儿子分封各地为王。公元39年,刘京被封为琅琊公,公元62年,晋爵为琅琊王,刘京就封的王都为现在的莒县。十八年后,即公元80年,刘京迁都开阳(即今天的临沂)。次年,刘京薨,埋葬在这块他亲自选定的风水宝地之中,琅琊冢形成。
琅琊冢顶上的琅琊亭,是抗日县长范筑先将军,在1933年11月,会同临沂市绅名流,捐资再修琅琊冢时,在冢顶修造的这一景观亭子。据说在当时,琅琊冢周围花木繁茂,空气清新。上下黄土堆垒,周围长石铺阶,是临沂城历史上的第一座“公园”。天气炎热的时候,上面经常有一些人在亭子里乘凉聊天。顽皮的孩子,从冢顶向下出溜,时间长了,形成了一条光亮的滑道。
1945年8月临沂城第一次解放,山东省政府决定,在美国人开办的经文中学(即后来的临沂卫生学校校址),建立“临沂山东大学”。1946年1月5日开学时,学校曾经在琅琊冢的树林旁边,搭建了一些棚子作为露天课堂。据一些老人回忆,那时的琅琊冢下,树荫一片,郁郁葱葱,周围到处书声琅琅,笑语欢声。
1947年春天,“临沂山东大学”随党政机关撤出临沂,琅琊冢从此也就没有人管理了。虽然年久失修,破败不堪,但仍是临沂城的老人津津乐道的名胜古迹。
自从1966年8月18日,“破四旧、立四新”的口号在全国喊响,临沂城的很多老古董也就难逃厄运了。这年9月,一大批人手拿铁锹镢头,喊着革命的口号,对琅琊冢进行毫不留情地开挖。
记得当时,琅琊冢周围站满了高举小红旗、臂戴红袖章的革命群众,他们用铁锹打开了琅琊冢西南方向的墓门,露出了神秘莫测的墓道口。墓门,由竖二横一的三块巨石搭成,黑幽幽的洞口显得阴森森的。别看人们革命干劲十足,可是谁也不敢乱动。有人喊着:小心点儿,里面可能有箭射出来。我们年龄太小,不让我们靠近,紧接着就把我们赶走了。
后来,听说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挖出来,说古墓被日本鬼子来临沂时盗过了。再后来听说,临沂县文化馆有个考古组去了人,经过清理和发掘,里面的尸骨已经无存,仅出土了部分像玉器、骨器和铜器等文物。这些随葬品,据说都保存在临沂市博物馆汉代厅里。
砌墓的青黑色的砖块呈长方形,每块约有几十斤重,都被当地人运走了。有的铺了路,有的垒了墙,,有的盖了猪圈。琅琊冢的封土又黄又细,黄得像小米一样鲜亮,细得像用箩子箩出来的面粉。据说,当地人按一小推车土一毛钱,一地排车土一毛五分钱的卖了。直到1968年5月,我去临沂一中取毕业证书时经过此地,看到地面儿上还有一些青黑色的碎砖块儿,和很少一点仍在出卖的黄土。
就这样,琅琊冢,这一经历了 0多年风雨的名胜古迹,在临沂人的视线里永远地消失了。多少年以后,我又到这个地方去看看,原来琅琊冢的位置,已经被密密实实的盖满了居民房,民房之间形成了一条小巷,巷头上钉着一块蓝底的牌子,上面醒目地标着三个白字“琅琊巷”。
(写于2018年11月28日)
【作者简介】杨兴德(男),曾用名:杨绪华,杨丰源。江苏省赣榆县人,山东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,中国民主同盟盟员,鲁南技师学院高级讲师,2012年退休。